这篇文章如果总结一句话:合格的口红可以吃,但不能吃多了。
而且瓜美将和我心有灵犀,提到了[她是燕窝黑]
其实我也是,在下周节目里我也要说一说燕窝
化妆品,护肤品有任何问题,请加瓜美将的公号
传播护肤品知识,更是传播理性的态度,科学的方法
「口红能不能吃?」,不少人在问。
统一回答下:能吃——不过最好还是不要大口嚼。
说唇膏能吃的前提是,这个唇膏得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正规品牌的。三无产品,不合格产品,离得越远越好。
除了颜料以外,口红和润唇膏主要的成分一样,在这里把它们统称为唇膏。
之前讲过唇膏怎么做的,成分是什么(戳这里)。
里面的蜡(蜂蜡、植物蜡等等),油脂(植物油脂,羊毛脂等等),润肤剂(芦荟,透明质酸等等),看起来还算让人安心。最可疑的矿物油和矿物蜡,也都允许用于食品生产过程(比如糖果和薯片)——喜考据的同学请参考[2]。而且,本文说的是固体状/棒状的。至于液体状的,还会含乳化剂等。
大家最不放心的地方,我总结了下,一般在这4点:
1.防腐剂(包括抑菌剂和抗氧化剂),会不会有什么禁用的?含量会不会过高?
2.有害的杂质(并非有意添加,而是原料不纯,混进来的),比如汞、铅,含量会不会超标?
3.细菌数会不会超标?
4.颜料会不会有毒?
这就得先硬科普一下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我国有一部总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对所有护肤品、彩妆适用。规定了什么成分禁用,什么准用,等等。链接在本文末尾[1]。
这部「安全技术规范」在年修订过。修订之后,其严格程度向欧洲看齐,部分超过了美国。举个例子:铅的含量,我国和欧洲都规定「必须小于百万分之10」,而美国现行标准是「必须小于百万分之20,推荐小于百万分之10」。
接下来,瓜美将把这部化妆品规范,和我国的食品安全规范对比一下,咱们看看唇膏到底能不能吃。
1.关于防腐剂:防腐剂种类太多了,这里拿最著名的有争议防腐剂举个例子——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瓜美将好几次提到过paraben,科学上尚不能证明它致癌,但争议从未断过:
单位:百万分之(mg/kg)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paraben类)
(果酱,果蔬汁,焙烤食品馅料,酱油,醋,...)
数据来源: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诸君都知道这个道理: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你喝一瓶果蔬汁,以毫升一瓶算吧,最多可能喝进去毫克的paraben。
整整一支唇膏,一般在5克以下,最多含40毫克的paraben。把它换算到抹一次唇膏的量,就更少了。
想考据其它防腐剂的同学,请自行比较[1]和[2]。
就像本文一开始说的,只要你别大口吃唇膏,别拿润唇膏当炒菜油用,就没事儿。
2.关于有害杂质:杂质通常是因为原料不纯,不小心混进去的,不是特意添加的成分。关于有害杂质,我国对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规范。咱们就拿保健食品举例吧,年新版,有考据癖的同学请参考:国标GB-[3]。
以铅含量为例:
单位:百万分之(mg/kg)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
铅
10
5(袋泡茶)
0.5(液态产品)
2(其它)
数据来源: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你吃一碗燕窝(顺便说一句,我是燕窝的黑粉),20克,按液态产品算,最多可能一次吃进去10微克的铅。
整整一支唇膏,按5克算,最多可能含50微克的铅。
你换算一下,抹一次唇膏,比吃一次保健品,可能吃进去的铅低多了。
3.关于细菌数量:还是拿保健品的国标做参照。选两个指标列一下:
单位:菌落形成单位每毫升或克(CFU/mg,CFU/g)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
菌落总数
(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儿童化妆品)
(液态产品)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50
数据来源: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细菌和微生物方面,护肤品的严格程度和食品不相上下。
另外,注意到没,酵母菌被当成有害物质,是要严格限制含量的。
所以,以活酵母为卖点的护肤品,或者是不含活酵母,或者是没通过质检。换句话说,或者虚假广告,或者违法。
4.关于颜料: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里有关于颜料的详细规定。
基本上,颜料分四类:
I.可用于各种化妆品——口红用的,通常是这类颜料
II.仅可用于除眼部化妆品之外的化妆品
III.仅可用于不与黏膜接触的化妆品
IV.仅可用于和皮肤暂时接触的化妆品
我查了一下美宝莲口红各个色系(之所以选美宝莲,是因为配料表网上都有,好查;而且是超市开架货,又是这么大的牌子,省得再有人脑残说我是营销...),所有颜料都是I类的,随机列几个:
CI
二氧化钛白
可用于各种化妆品
CI
氧化铁红
可用于各种化妆品
CI
氢氧化铁黄
可用于各种化妆品
CI
食品黄
可用于各种化妆品
CI
食品蓝
可用于各种化妆品
数据来源: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CI的意思是ColorIndex,一种国际通行的护肤品颜料索引系统
重要的话再说一遍:说唇膏能吃,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这个唇膏得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通过正规检测的。三无产品,不合格产品,离得越远越好。
*****
说到现在,都还是关于护肤品的总的规范。有没有具体的关于唇膏的国家规范?
有的:GB/T-,关于润唇膏的规范[4]。关于口红的规范大同小异。
这里面比较重要的附加信息是,关于唇膏的感官和理化指标,见下图。
注意到没,对唇膏的耐热和耐寒是有规定的。
我之前那篇唇膏的文章(戳这里),颇引起一些争议。
有同学说「我买的便宜唇膏,夏天放在包里会变软,根本用不了,而同样放在包里的迪奥就没事。怎么能说便宜的和贵的一样?」
在这里统一回答下:不是便宜的错,是你买的便宜唇膏可能没通过质量检验。通过质检的唇膏,不论贵贱,在45摄氏度的包里放24小时都不应该变软。
还有同学说「我用便宜唇膏,用出了唇炎,我还有同学也是。怎么能说便宜的和贵的一样?」
在这里也统一回答下:首先说,唇炎的诱因通常不是细菌;退一步说,就算是细菌,那也不是便宜的错,而是你用了菌群超标的不合格产品。
通过质检是产品上市销售的最最基本的要求,和售价贵贱完全两码事。别管是街边早点铺,还是米其林星级餐厅,都不能让人吃了拉肚子,是不?
最后一句
总之,我国的护肤品法规是好法规,关键看执行程度如何了,盒盒。
图片来源:themollycake
blogspot,Pexels,网络[1]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白殿疯用什么药才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cs/1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