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主治医师考试重要知识点考

 

  [致龋细菌的特性]

  ①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易形成菌斑,在菌斑中发挥作用;

  ②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

  ③具有合成细胞内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能力。

  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和放线菌属。

  链球菌属

  变异链球菌组:革兰染色阳性的兼性厌氧菌,产酸性和耐酸性强,以蔗糖为底物合成的葡聚糖介导细菌的黏附,促进菌斑的形成,是变链球菌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

  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

  轻链球菌:是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

  乳杆菌属:致龋作用较弱,多涉及牙本质龋

  不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是龋病进展的结果

  嗜酸乳杆菌:在唾液样本中最常分离到的菌种;

  发酵乳杆菌:在牙菌斑中最常见的菌种。

  放线菌属

  ·黏性放线菌促进变异链球菌定植于根面,对根面菌斑形成及根面龋的发生可能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金属基底冠的设计]

  1)以全冠形式覆盖患牙牙冠表面,能提供足够固位

  2)金属基底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一般为0.3~0.5mm

  3)金属基底表面形态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形

  4)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均匀

  5)颈缘处连续光滑无飞边

  [全冠的适应证与禁忌症]

  全冠的适应证

  牙体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

  存在咬合低、邻接不良、牙冠短小、错位牙改形、牙冠折断或半切除术后需要以修复体恢复正常解剖外形、咬合、邻接及排列关系者

  固定义齿的固位体

  活动义齿基牙的缺损需要保护、改形者

  龋坏率高或牙本质过敏严重伴牙体缺损,或银汞合金充填后与对颌牙、邻牙存在异种金属微电流刺激作用引起症状者

  后牙隐裂,牙髓活力未见异常,或已牙髓治疗后无症状者

  全冠的禁忌证

  青少年恒牙因尚未发育完全,牙髓腔较大者

  牙体过小无法取得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者

  严重深覆(牙合)、咬合紧,而无法预备出足够的空间者

  [牙粘结面的处理与粘接机制的形成]

  釉质粘结面的处理:采用30%~50%磷酸液(30秒)。临床上,可用35%左右的胶状磷酸处理剂。

  1)酸蚀剂使釉质表面清洁,脱矿粗糙化;

  2)酸蚀后,釉质表面极性化,提高粘结强度。

  3)酸蚀釉质表面有利于树脂渗入,增加可湿性。

  牙本质粘结面的处理:有机物含量多,近髓腔,难度大。

  先酸蚀去除牙本质玷污层,然后树脂渗入并聚合于胶原纤维网中,构成混合层。

  混合层的机械嵌合是牙本质粘接的主要机制。

  √全酸蚀完全去除玷污层;

  √自酸蚀将玷污层“改性”。

  [颌面感染原因及特点]

  颌面感染原因

  1.菌多

  内外相通,解剖结构特殊,

  环境适应,毛囊汗腺皮脂腺

  2.机体抵抗力降低

  损伤,手术,全身抵抗力降低

  颌面感染特点

  1.间隙多→颈部和纵隔扩散

  2.静脉多→颅内扩散

  →危险三角:鼻根--两侧口角

  3.淋巴多→形成新的病灶

  →感染菌→淋巴结→扩散到周围

  (儿童多见--颌下间隙感染)

  颌面感染特点

  [系统疾病的口腔黏膜表现]

  干燥综合征

  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口腔:口干、龋病;

  眼:干燥性角膜结膜炎;

  皮肤干燥、吞咽困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仅有口干、眼干。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合并症。

  病理

  唾液腺及泪腺导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腺泡组织萎缩破坏;

  导管管腔狭窄或阻塞。

  [慢性糜烂性唇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慢性糜烂性唇炎的鉴别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唇部病损好发于唇红缘处。表面脱屑、结痂,可侵犯整个唇红部,并可蔓延到附近皮肤处,损害中央色素减退,边缘有色素沉着。外围白色放射状短条纹。

  2.扁平苔藓可发生糜烂,但病损周围多见白色网状条纹,双颊也可见白色网状条纹。

  3.多形性红斑发病急剧,迅速出现水肿或大疱。口唇糜烂,常形成褐红色厚痂,自觉疼痛,影响张口及进食。

  慢性糜烂性唇炎的治疗

  避免刺激因素是首要的治疗措施。

  慢性脱屑性唇炎:可用抗生素软膏或激素类软膏。

  慢性糜烂性唇炎:应以唇部湿敷为主要治疗手段,待痂皮脱落后局部用金霉素软膏、氟轻松软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cs/21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