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与健康同行

 

·定义·

手口足病(Hand-mouth-foot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的环境下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

·疾病类型·

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手足口病分为三种类型:

一、手足口病普通型

一般是处于出疹期的患者,病情较轻,绝大多数在此期痊愈。

二、手足口病重型

处于神经系统受累期的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大多数可痊愈。

三、手足口病危重型

此型分为两个阶段,处于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患者,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持续时间仅为为数小时,及时识别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当发展至心、肺、脑功能衰竭期时,病死率极高。

·典型症状·

出疹期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块、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

患者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恢复期症状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发病之后2~4周,可出现脱甲。

如何

·预防·

1、打疫苗:疫苗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2、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3、喝开水:不要吃生水。

4、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吃生冷食物。

5、常通风:不宜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

6、晒太阳:肠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END

图片:网络

排版:林楚芬

审核:卢灿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dzz/21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