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儿科夏秋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由于二者具有相近的病原体及相似的口腔症状,早期在临床上难以鉴别,故全面掌握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等格外重要。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但部分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需注意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最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丘疹,多数预后良好,但少数合并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概述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亦是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因其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且康复较快,既往对该病重视不够。但近几年来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多发,部分进展极快,少数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需引起足够重视。

病原学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二者均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A组1-6,8,10,16,22型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

  手足口病: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组16型。目前柯萨奇A组6型已经成为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

  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受累的主要病原体。

流行特征

 1、二者全年均可散发出现。

 2、二者流行期均多为夏秋季,幼托机构、社区等幼儿较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3、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

 4、二者均具有传染性,患儿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均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5、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一般较手足口病轻。

 6、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临床表现

  二者均急性起病,均可有突发高热、流涎、拒食、疱疹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多局限于咽峡部,黏膜损害的数量变化不等,但是一般小于10处。可能伴有抽搐,一般表现为拒食,呕吐,易激惹。年长的儿童可以出现疲劳,头痛,嗓子疼,吞咽困难和腹痛。

  手足口病:疱疹可出现于口唇、舌及口腔粘膜,除口腔外,手、足、臀部甚至全身均可出现皮疹。CVA6感染导致的皮疹特点:以大疱疹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无皮疹病例,不宜诊断手足口病,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作出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病情严重程度

  疱疹性咽峡炎预后极好,较少出现重症病例,但有研究认为EV71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若持续高热、心率、血压和呼吸变化明显的患儿,可以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少数手足口病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需引起重视。

EV71感染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参考指标

 1、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根据发热、咽峡部疱疹可作出诊断。

手足口病:

一、临床诊断:

1、流行季节,以夏秋季,常见于学龄前儿童。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

二、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

1、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CoxA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

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与轻症手足口病治疗相似,以支持治疗为主,有并发症的患儿需要住院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要清淡、营养;补充水分;做好口腔护理。

 ●肠道病毒感染不需要特殊适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肠道病毒基因内没有胸腺核苷激酶。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轻症可在门诊治疗,严重需住院治疗。

轻型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一、肺脾湿热证主症:发热,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粘膜疱疹,咽红,流涎,神情倦怠,舌淡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

二、湿热郁蒸证主症: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手足口病治疗

 ●普通病例与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相似,但需要注意隔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医院住院治疗。

预后

 ●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一般5-7天,预后多数较好,极少数出现重症。

 ●手足口病:病程约1-2周多数预后较好,但少数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预防控制

 1、儿童加强体格锻炼、均衡饮食、预防感冒

 2、幼托机构和社区在流行季节注意加强手部卫生,接触了口腔分泌物和粪便的物品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工作,每天晨检,对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至医疗机构诊治。

 3、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和就诊环境消毒、通风。

 4、手足口病EV71灭活疫苗已成功研制,据报道保护率95%.

扫描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hl/17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