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香囊,不只是辟秽驱邪

 

迟来的端午节礼物,比科普略胜一筹,不讨人厌的广告。每味药,都能写成一篇文章,但是我希望转载有分量,让同行如虎添翼,让老百姓见多识广。这次把长文分成七块,慢条斯理的同学,细细品读;大刀阔斧的同学,直奔感兴趣的部分。

一、源远流长

立夏以后,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自然界的邪气从口鼻吸入,滋生疾病。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病魔斗争的过程中,衍生出悬艾草、点雄黄、佩香囊的习俗,也体现了祖国医学未病先防的智慧。

菖蒲形状如箭,可以辟邪,古人用菖蒲做箭,插于门楣,来驱鬼退魔,俗称“蒲箭斩千妖,艾旗招百福”。除了驱虫避瘟,男女还通过互赠香囊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意。玲珑别致的小绣囊,细密均匀的针脚里,尽是女子温柔缱绻的心事。

二、诗情画意

古诗词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永远不可能被超越,尤其是温情脉脉的诗句,永垂不朽。

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元代郭翼《无题和袁子英》:“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宋代黄机:《祝英台近》“谩有罗带香囊,殷红斗轻翠”,杨亿《无题》“铜盘蕙草起青烟,斗帐香囊四角悬”,杨万里《紫牡丹》“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南宋高观客《思佳国》“同心罗帕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

五月以来,我的同学好友们陆续转发香囊文章,其中处方琳琅满目,重叠冗杂,我把我常用的芳香中药罗列如下,简单粗暴,易学通用,便于大伙儿复制。

三、用药经验

1、艾叶(1.38元/10g):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第一个图是我姥姥种的,第二个是我妈种的。

放一段时间再用,使其温燥之性有所缓和,所以又叫陈艾,和陈皮、半夏一样,越陈久的越好。炒用温经止血,对下焦虚寒性出血疗效突出,如虚寒体质的妇科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散寒止痛,适合虚寒的痛经、疝气疼痛。有个中成药,艾附暖宫丸,暖子宫,理气血,调经促孕。我常让经期冷痛的朋友经前喝上一周,轻微的痛经,成药就有好效果。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前后,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粑粑说,艾叶泡水,让星星晒一宿,用这水洗脸,能让小朋友变漂亮。我以为艾叶水汲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每年端午虔诚地洗脸,然并卵。

2、陈皮(1元/10g),图片略:理气和中,燥湿化痰。陈皮是我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药,便宜好用,味道香,闻着就开胃。行气消胀,降胃气,治打嗝。调中包括了消胀、开胃、止呕三个作用,无论虚实寒热都适用。脾为生痰之源,用陈皮行气燥湿,就不容易生痰;对于已经形成的痰,陈皮又能祛痰,使肺里的痰容易咳出来。二陈汤已经做成中成药——二陈丸、止咳橘红口服液,适合咳嗽痰多又不愿口服汤药的病人。我常用陈皮治疗脾虚湿盛、反复感冒咳嗽、不爱吃饭的小儿及成人。

3、白芷(0.7元/10g):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岳阳楼记》写道:“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白是颜色,芷是芳香。治疗一般的风寒感冒,白芷的解表作用不强,治疗鼻炎和感冒,主要靠的是白芷止痛和通鼻窍的作用。感冒症见头痛、鼻塞、流涕时,把白芷作为风寒感冒的辅助药。作为止痛药,白芷的最佳部位是阳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眉棱骨痛、前额疼痛。治疗这类头痛时,在处方中加入白芷,可以把药力引到前额,加强疗效。

疮痈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感染,本质是热毒壅盛,用清热解毒药。白芷可以促进疮痈的消散,不让脓液形成,如果红肿没有消散,就会出现脓液,这个时候就要排脓。

白芷除湿,主要治疗带下。经前白带增加,是生理性表现,无需治疗,如果白带量太多或者有异味,才叫带下。秽浊的分泌物,就说明有湿,白芷尤宜寒湿带下。

中药面膜有个很典型的气味,这个气味就是白芷的香味。我常给周身湿疹瘙痒或者手足干裂的病人开泡洗的方子,其中就有白芷,可令肌肤愈合,光滑细嫩。白芷和白及都能修复黏膜和皮肤,进而达到美容效果,令皮肤白皙,但是白芷就比白及(22.5元/10g)便宜多了,可以豪迈地用,当然白及更好。

4、石菖蒲(2.25元/10g):

芳香开窍,和中辟秽。我在《和解少阳治耳鸣》一文中提过,大剂量才能开窍,治耳鸣、鼻炎,我常用石菖蒲30g。只要有湿浊,不论寒热,都能配伍使用。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涕,先稀如水,后渐转为黄稠,气味难闻,鼻黏膜红肿疼痛。慢性鼻炎只流清涕,有腥味,伴有头昏脑涨,鼻塞呈交替性,嗅觉减退者,尤宜石菖蒲。

《本草从新》:“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化积。”王秉衡《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脉,怡心情,妙药也。”石菖蒲开窍,是在于“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石菖蒲宁心安神,治失眠健忘,也能作为治疗癫狂的辅助药,配远志,交通心肾;芳香化湿,适用于湿阻中焦,湿浊偏盛的纳差、呕吐、腹泻都可以用。

5、冰片(医院没有,我在小鹿医馆敲了一下,北京同仁堂克冰片元,约2.88元/10g):最早用一种叫龙脑香的乔木分泌的树脂,天然分泌的树脂非常少,比较名贵,现在药材中用松节油和樟脑作为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合成,叫机制冰片。真正的龙脑香很少见,机制冰片价格最低,临床使用最普遍。冰片开窍醒神的作用相似于麝香,因为麝香药源非常紧张,价格昂贵,开窍复方中常用冰片。在局部外用的时候,冰片明显有一定清热作用,内服冰片没有清热作用。冰片用在人体的皮肤和五官,首先有一个凉爽感,从西医角度说,能抑制细菌、抗炎、防毒,所以对五官的热证和皮肤科的多种病证,它都表现出清热止痛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外用中药,都可以加入冰片,主要是清热,清热的同时有一点儿缓解疼痛的作用。

6、丁香(2.5元/10g):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丁香树的花蕾,干了以后就像一个钉子,香气浓烈,所以叫丁香。成熟的果实像鸡的舌头,所以叫鸡舌香。花蕾叫公丁香,果实叫母丁香。一般用的是丁香的花蕾,它含有的芳香性挥发油比较多,所以温中散寒的作用比母丁香更强。中焦虚寒的胃痛,丁香和小茴香、吴茱萸都适合。

丁香的特点在于,温中的同时,还有明显的降胃气作用,主要用于胃寒呕吐、呃逆或嗳气。呕吐是从口中吐出胃内容物;嗳气,像喝汽水以后,气往上冲的感觉;呃逆,是膈肌痉挛,发出响声,很难控制。这三个症状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丁香是一个重要的温中降逆药。

丁香还有一点儿温肾壮阳的作用,比较微弱。它所含的芳香性挥发油,主要经过泌尿道来排泄,所以小便里有相当高的含量,排泄的时候,对尿道有一个温和的刺激,特别是对男性,可以反射性地引起性兴奋,相当于壮阳作用,常配伍温肾壮阳的药物。但是,反复的刺激就变成了有害的刺激,所以肾阳虚但不阳痿的病人,不适合用。对真正的阳痿,丁香有一点儿辅助作用。

我妈问:“过些年你回安新吗?”“安新有我大哥,不用我回来。”“到时候是三个县在一起,你大哥会累死。”

我们有个群,每天讨论病历,是北京地区唯一活跃的,都是热爱中医的实干家。前几天群里讨论甲沟炎的治疗,无果,当时我在忙着,没有插嘴,后来又忙别的,也没提。年,大学时,我用95%的酒精泡丁香、细辛、川乌、草乌、冰片,做成消炎止痛药酒,我姑姑手指肿痛,指尖破溃结痂没收口愈合,我让她用化妆棉蘸了敷,然后她带着化妆棉睡着了,第二天泡大了,但是吸收后,整个指头恢复如常。上研究生后在学校泡了新的,年春天我崴脚时,用纱布蘸湿敷脚踝,口服三七粉,配合针灸,只特别严重地疼了一天,卧床20天。那一天,痛不可忍,整夜睡不着,想喝吸血鬼的血。不要问我什么比例,自己看着办,病永远比书本多,书上没有的,也要想办法治,天马行空,随心所欲。青姐夸我擅用健脾药,其实我也擅用毒药。

7、藿香(1.25元/10g):化湿,止呕,解暑。我妈种的。

《本草正义》:“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腻者最捷之药。”

在芳香化湿药中,藿香的应用最广泛,主要适用于中焦有湿浊导致胃气上逆的呕逆。夏天大家贪食生冷,虽然得到一时的舒服,却让湿浊伤到脾胃,所以夏天很多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的患者,藿香就能发挥优势治这个特殊的外感证,解表的同时化湿和中。我在《食物中毒医案分享》里提过藿香和苏叶。

8、紫苏叶(0.48元/10g),图片略: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叶和茎都是紫红色,苏与舒畅气机的舒同义。风寒感冒兼见咳嗽、胸闷不舒者,首选紫苏,既能发散风寒,又能调畅脾胃气机。对于轻微的风寒感冒,紫苏煎汤加红糖,就能见效。脾胃气滞以后就有腹胀,好像脘腹变狭窄了,消除了胀满就觉得宽松了,所以称为宽中。苏叶,味辛入肺,色紫入血,外散皮毛,内舒胸膈,解郁利气。

9、佩兰(1.25元/10g):化湿,解暑。

在所有的化湿药中,佩兰的温性最不明显,解暑辟秽,与藿香同功,但藿香芳香浓郁微温,佩兰芳香清冽性平。脾经湿热,表现为口中甜腻、胸闷肢重,最适合用佩兰。

10、薄荷(0.4元/10g):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我妈种的。

《本草备要》:“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头风头痛,失音痰嗽,眼耳咽喉口齿诸病”。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的药,且有一定发汗作用,风热感冒常用;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我治眼屎多、易上火的病人,常用薄荷10g、菊花10g;治风疹瘙痒,配伍荆芥、防风、僵蚕;薄荷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可口中药里面专治不开心;芳香辟秽,化湿和中,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在安徽玩儿时,饭店用薄荷泡水当茶喝。

有个中成药治头痛效果很好,医院没有,一般药店也买不到,和平东桥南面的药店有。川芎茶调散的成药,有颗粒,也有水丸,但是我更喜欢用颗粒,全国只有一家,威门牌。尝起来主要就是薄荷味,凉凉的,也是热恋的味道。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诸多头痛中,偏头痛程度最重,最顽固,影响工作生活。我治过五十年的偏头痛,用的不是这个方子,川芎茶调适合外感风邪头痛,《医方集解》:“头痛必用风药者,以颠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

薄荷不但能疏肝,对胃肠气滞也有较好的效果,脘腹胀满,用一点儿就有效。一些古方里,治疗暑证时,不论暑热证还是暑湿证,很多方子都有薄荷。薄荷的芳香比较淡,比丁香、藿香,更易接受。

11、金银花(6元/10g):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我妈种的,以下两图是隔日的同一朵。

我在《清热凉血紫草膏》一文中详细讲过我用金银花的经验,现在说点儿别的。清热解毒,散痈消肿,是治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治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单用本品煎服,或与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配伍。我常用金银花10荆芥20浮萍20川芎20煮水外洗,治疗幼儿湿疹瘙痒,一剂即令皮肤白皙,小儿湿疹多为胎毒,口服中药往往更彻底。

《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治肺热咳喘,症见发热烦渴,咳嗽气粗,咯痰带血者,用金银花入煎剂,多能奏效,对肺炎亦疗效可靠。金银花含有芳香的挥发油,用蒸馏器蒸馏的芳香水就是金银花露,在药店可以买到,可以治暑热证,口感甘甜,小儿喜食。

12、山奈(医院没有,医院旁边的同仁堂也断货了,图片来自网络)

辛,温。归脾、胃经。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胸腹冷痛,寒湿吐泻,骨鲠喉,牙痛,跌打肿痛等。

喜欢钓鱼的朋友可能知道,不知道的现在学习一下:山奈甘松药酒,其味道特别吸引鲤鱼,丁香、山奈、甘松、肉桂各5克,往空矿泉水瓶里倒入毫升白酒,最好是纯粮酿的,避光放置一个月后取出,倒入窝料和饵料中都行,但凡鲤鱼,基本都受不了这种味道的诱惑。

以上诸药,任意组合都能做香囊,我经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hl/20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