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保湿类化妆品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保湿类产品是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护肤品,足见保湿对皮肤健康的重要性。但日常生活中对保湿产品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少的误区。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的专家们撰写了《护肤品皮肤科应用指南》,专门提到了保湿类护肤品的应用,下面再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读一遍,让我们跟随专家来探索皮肤保湿的奥秘并呵护好皮肤吧!

修复皮肤屏障——保湿类医用护肤品在皮肤科应用指南

1.什么是皮肤屏障?

皮肤最外层称之为角质层,它是由20层扁平、相互交织的角质细胞所组成的。角质细胞犹如“砖”一样坚韧,其间有犹如“灰浆”的脂质将角质细胞紧密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砖墙结构”,它表面还有一层由汗液及皮脂组成的保护膜(水脂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皮肤屏障能锁住皮肤水分和油脂,并抵抗各种皮肤表面病菌入侵,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2.皮肤病与皮肤屏障

皮肤病多种多样,不少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却难以找到具体的发病原因。常见的皮肤发红、发痒、发干等“皮肤过敏”表现,实际很难找到具体的“过敏源”。但是这些皮肤病有一个共同原因可以找到——“皮肤屏障受损”,也就是皮肤表面失去了正常的保护功能而出现了皮肤水分的丢失,从而出现皮肤的干燥、脱屑或瘙痒;同时,皮肤表面的病菌容易经过受损的皮肤屏障而进入皮肤内部,从而进一步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因此,皮肤屏障受损不仅是许多皮肤病的表现,而且可能是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3.护肤品与皮肤屏障

在皮肤病治疗中,医生不仅要使用药物,而且要使用能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护肤品,也就是通过保湿护肤品来补充皮肤表面的“水脂膜”和细胞之间的“灰浆”,从而加固皮肤表层的“砖墙结构”。

修复皮肤屏障的保湿护肤品应具备以下3种基本原料:

①吸湿剂原料,包括甘油、尿素等,能够从环境中吸收水份,补充从角质层散发丢失的水份。

②封闭剂原料,如凡士林、牛油果油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有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

③添加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仿生”原料,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如天然保湿因子、青刺果油、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

4.什么是医用护肤品?

医生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病的护肤品可简称为“医用护肤品”,它与普通护肤品相比,要求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1)更高的安全性:比普通护肤品更强调配方精简、原料严格筛选、不含或尽量少含易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刺激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等,并尽可能对原料产品作临床安全性评估。

2)明确的功效性: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护肤品的主要产品成分作用机制明确,并经过了科学的试验研究证实。

3)医院临床验证:上市前通过医院皮肤科针对某些皮肤病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以验证护肤品的临床辅助功效和安全性。

由上面的3个特点可知,医用护肤品本身对皮肤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酌情长期使用,以减少或减轻皮肤病的反复发作。

5.哪些常见皮肤病需要使用皮肤屏障修复——保湿类医用护肤品?

在不同皮肤病治疗中,医用护肤品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有些皮肤病单用保湿护肤品即可缓解病情,有些皮肤病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保湿护肤品。

(1)湿疹、特应性皮炎

湿疹或特应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在急性期表现为肿胀、糜烂、渗出,在慢性期表现为干燥、脱屑。因此保湿护肤品是此类疾患慢性期治疗的基础(在急性糜烂、渗出期不宜用护肤品)。

对轻度慢性期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有可能缓解病情,对顽固性或伴有明显皮损的患者,在保湿护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皮损控制以后,可考虑停用药物,继续用保湿护肤品以减少此类皮炎的复发。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即使是外观正常的皮肤也是比较干燥的,因此也需要使用保湿护肤品以减少其发作。

(2)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表现为皮损处反复大片脱屑的慢性病,往往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容易加重。银屑病的基础治疗是保湿护肤,同时使用相应的外用药物或紫外线光疗,必要时采用全身口服或注射药物。但该病的口服药物如阿维A或光疗又可以加重皮肤的干燥症状,因此,此时更需配合保湿护肤。

(3)红皮病

红皮病是一种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肿胀、脱屑的一种重症皮肤疾患,此类皮炎使患者异常难受,而且有可能使皮肤表面的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屏障进入人体血液而继发全身细菌感染。因此保湿护肤非常重要,当皮损表现为大片干燥、脱屑时,宜使用带油性的凡士林软膏或硼酸软膏外抹,当红皮病表现为细小糠秕状鳞屑时,宜使用舒适度更佳的乳膏类保湿护肤品。

(4)干燥性皮肤瘙痒症

该病好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中老年人皮脂腺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干燥或瘙痒的临床症状。单用保湿护肤品一般就能明显减轻症状,但需要长期使用,必要时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同时切勿过度清洁皮肤。

(5)先天性鱼鳞病

由于遗传基因的异常,鱼鳞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轻度鱼鳞病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能缓解症状,较重患者可白天外用凡士林软膏或硼酸软膏等具有封包作用的药品,晚上再使用舒适度更佳的乳膏类保湿护肤品。

(6)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患者因遗传基因的异常,使毛囊周围皮肤粗糙、干燥。轻度的毛周角化病患者,可单用保湿护肤品缓解症状,对症状明显者在保湿护肤的基础上可配合外用药物或进行果酸换肤治疗。

(7)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是一种好发于手掌、足底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无明显瘙痒症状,但该病发病原因不清楚。长期外用保湿护肤品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以短期外用激素乳膏。

(8)面部脂溢性皮炎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皮炎。由于皮损处有明显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而且容易反复发作。轻度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即有效;对顽固性患者在保湿护肤的基础上短期外用药物。对于鼻唇沟或鼻梁部伴有明显油腻的脂溢性皮炎可配合使用控油类护肤品。

(9)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部中央如面颊、前额、口周或鼻部的一种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面部中央阵发性潮红,且在日晒、情绪激动或温度升高时潮红加重,并可出现面部血管增生及红色丘疹、脓疱,少数患者可出现鼻部发红或肥大(故此病又可称之为“酒渣鼻”)。

在临床上,发生于面颊、口周的患者绝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而出现干燥、脱屑,因此在口服药物的同时保湿护肤非常重要。但发生于鼻部的患者常表现为皮肤油腻,宜使用控油护肤品。

(10)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激素药物或者外用含激素的护肤品而使皮肤屏障严重破环的一种慢性皮炎,保湿护肤是治疗的关键。但在停用激素3天左右以后,会出现症状的反跳(即表现为难受的干燥、瘙痒、灼热等症状加重),必须坚持使用保湿护肤品,一般在治疗2周以后症状开始逐步好转,再继续使用保湿护肤品4-8周使症状继续消退。

(11)慢性光化性皮炎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如面颈部、手背部的慢性皮炎,具有日晒后加重的特点。此皮炎常伴有干燥、脱屑症状,在口服和外用药物的同时,需外用保湿护肤品。

(12)白色糠疹

好发于儿童,该病具有自限性,不宜过度药物治疗。外用保湿护肤品是首选,必要时短期外用药物。

(13)剥脱性唇炎与口周皮炎

剥脱性唇炎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脱屑,唇粘膜变厚。口周皮炎发生在上唇、下颌、鼻唇部,也表现为发红、干燥、脱屑。这两种皮炎单用保湿护肤品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顽固性患者可短期外用药物,待皮损好转以后即停用药物,但需长期使用保湿护肤品以减少此类皮炎的复发。

(14)敏感性皮肤

面部皮肤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而出现刺痛、灼热、干燥、发红等临床表现,但不是由于某一具体皮肤疾患引起,此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敏感性皮肤”,常见原因如下:

a.面部皮肤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往往是由于气候干燥、环境污染、不良护肤习惯或患者神经功能紊乱而诱发。

b.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如痤疮或银屑病口服维甲酸药物,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暂时性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即引起皮肤或口唇黏膜的干燥、脱屑。

c.皮肤病的微创治疗:如现代激光或果酸换肤治疗尽管给皮肤病和皮肤美容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但这种治疗对皮肤屏障功能有暂时性的损伤作用,应对敏感性皮肤,主要是使用保湿护肤品。

(15)伴有皮肤干燥的其他皮肤病

但凡伴有皮肤干燥的其他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玫瑰糠疹、色素性紫癜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等,均可使用保湿护肤品来进行辅助治疗。

6.使用方法及说明

面部:应考虑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乳,并且在洁面以后使用润肤水,再使用医用保湿护肤品,同时外出时使用防晒用具,并外抹温和无刺激的防晒霜,但在皮炎的急性期,需慎用防晒霜。

躯干四肢:仅用清水或温和无刺激的沐浴液清洁后,涂抹医用保湿护肤品。如需用外用药物,可先涂保湿护肤品增加皮肤的水合程度,30分钟左右后再涂药物。

保湿护肤品种类:常用为乳膏,也可以为凝胶、水剂或面膜等,在临床上如何选择类型,应根据皮肤的症状作出决定。

医用护肤品不是药品,医院内药房出售(具有器械批文的保湿剂除外),而是在药店、超市或商场购买。

解读一:皮肤是如何保湿的?

皮肤从外到内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中最外层称为角质层,过去认为角质层的细胞是衰老死亡的,逐渐脱落的细胞,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后来才发现,角质层对皮肤非常重要,是人类的第一道防线,科学家形象地称其为“砖墙结构”。

死亡没有生命的角质细胞是坚硬的“砖”,充填于砖之间的“灰浆”是由神经酰胺、脂肪酸和胆固醇等脂质组成的。它们像万里长城一样,对人体皮肤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称之为“皮肤屏障”,具有锁住皮肤水分和抵抗各种皮肤表面病菌入侵人体的作用。皮肤屏障破坏轻则导致皮肤敏感,重则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病。

虽然表皮是皮肤保湿的重要结构,但真正储水量最多的是真皮,皮肤内75%的水贮存于真皮基质中,真皮基质氨基聚糖和蛋白质复合体结合了大量的水分。比如真皮中的透明质酸分子中的空间螺旋柱构型可与水形成氢键,可结合自身重量倍的水。

胶原蛋白水解物多肽链中含有氨基、羧基和羟基等亲水基团,对皮肤也有很好的保湿性。这类生物大分子,将自由水结合在自身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中,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蒸发散失。此外,我们的小汗腺可吸收水溶性的物质,分泌的汗液作为水相参与形成皮脂膜。小汗腺不断分泌的汗液对皮肤保湿、防止干燥有重要作用。

总之,通过以上角质层屏障的封闭作用,真皮透明质酸等储存、结合水等,维持了皮肤水分的动态平衡。这个平衡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破坏,而失去平衡。

内因:

生理性:干性皮肤

经绝期:性激素骤减,皮肤老化

老年期:保湿因子减少,角质层中水分储留不足

生活习惯:压力、疲劳、失眠、加班熬夜、摄入水分少

疾病:皮肤病(鱼鳞病、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光线性疾病)

内脏病:维他命A/B缺乏、糖尿病、尿毒症

外因:

环境气候:寒冷、风吹、日晒、干热、干燥环境、空调房

化学性:洗涤剂、频繁洗脸、过度清洁

物理性:脱毛、剃须等

药物:含硫的外用药、维甲酸、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等控油的产品

解读二:化妆品是如何保湿的?

1.吸湿剂(humectants):“开源”

第一类吸湿剂原料,包括甘油、丙二醇、乳酸钠、尿素等一些小分子的物质,能够从环境中吸收水,补充从角质层散发丢失的水分。我们可以把吸湿剂原料的作用形象地理解为“开源”。这些物质从环境中吸收水的前提条件是,周围环境相对湿度大于皮肤表面的湿度,吸湿剂才容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在环境相对湿度很低,寒冷干燥、多风的秋、冬季节,从皮肤深层吸取来的水分,还会通过表皮蒸发散失,使皮肤更加干燥。这就是为什么越喷水,皮肤越干燥。因为皮肤喷水后湿度高于环境空气,水就很快蒸发到空气中了,皮肤反而会更干燥。

2.封闭剂(occlusion):“节流”

是一些油脂性物质如:矿物油、凡士林、羊毛脂、牛油果油、可可脂、胆固醇、卵磷脂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阻止或延迟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我们将这种封闭作用比喻为“节流”。矿物油、凡士林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因为不透气,使用后易诱发粉刺、痘痘。也正是由于不被皮肤吸收,能在肌肤表面形成一道保护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而且它极不溶于水,可长久附着在皮肤上,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十分适合干燥皮肤。

3.润肤剂(emollients):“滋润”

通常是油性物质,包括从酯到长链醇的一大类化合物,主要起“滋润”皮肤的作用,如二异丙基二油酸、霍霍巴油、蓖麻油等。这些原料涂抹后能填充在干燥皮肤角质细胞间的裂隙中,使皮肤表面更光滑,涂抹性好,产品的感官性状更完美。它们还能提高乳、霜剂的洁白、光亮和细腻度,提高产品质量。霍霍巴油是从一种沙漠植物中提取的油脂,极易被皮肤吸收,清爽滋润、不油腻,是最佳的皮肤保湿油,它所形成的油膜与矿物油不同,透气性好。

4.“仿生”保湿原料:

是天然存在于皮肤的成分,如天然保湿因子:吡略烷酮羧酸、乳酸盐、尿素、氨基酸;

脂质屏障剂:神经酰胺、胆固醇硫酸酯、角鲨烯、游离脂肪酸;

生物大分子: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

护肤品中添加这类皮肤天然存在的原料,做出的成品与皮肤的相容性好,补充皮肤天然成分的不足,修复皮肤屏障,增强自身的保湿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天然原料如蜂蜜、芦荟,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也常常添加在保湿产品中。因其成分复杂,可能涉及以上多种保湿机理。

化妆品通过以上的机制,达到平衡皮肤的水份的作用。由此也可以通俗地理解化妆品是通过补水—锁水达到保湿的功效:

补水:既可以使用水剂(活泉水或是保湿精华液)直接给与皮肤加水。也可以通过吸湿剂、与水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帮助皮肤吸收并储存水分。补充细胞组织所需的水份,不仅滋润皮肤表层,更可以深入真皮与细胞紧密结合,改善微循环,增强皮肤的湿润度。

锁水:通过保湿霜、保湿乳液,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阻止或延迟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锁住皮肤水分,以增加皮肤的水合度。

不同的产品形式与保湿作用维持的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各种保湿润肤水、含水面膜直接补充角质层的水分,很快皮肤水合度增加,但水分容易蒸发、流失,保湿时间短,仅仅维持约1-2h;凝胶剂次之,2-4h;

霜剂尤其是含油脂成分高的产品,由于形成了阻挡水分丢失的“油膜”,保湿的效果维持时间更长,大约4-6h左右。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剂型保湿的作用时间,及时补搽产品。

解读三:如何正确选用保湿产品?

保湿是化妆品最基本也是最要的功能。普通人皮肤护理,人人可用,天天可用;抵御秋冬季节寒冷、干燥环境,必须使用;在涂抹防晒产品前、化彩妆前,用保湿霜打底,以减少防晒剂、粉剂、颜料对皮肤的刺激;在剃须之后,恢复皮肤屏障。具体到每个人,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自身情况选择保湿产品。

(一)根据季节气候和皮肤类型选择保湿产品

1.在秋、冬季节,或中性偏干、干性皮肤应选择含油脂较高的膏、霜剂产品护肤。

2.春末、夏季,或中性偏油性/油性皮肤

1).避免使用有封闭作用的油性原料如凡士林、矿物油,最好使用植物油如霍霍巴油等保湿产品;

2).多使用水、凝露、嗜喱等含油脂少,清爽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保湿作用时间短,可以多搽一两次以弥补保湿时间短的不足。

(二)特殊人群使用保湿产品

新生儿:健康新生儿出生时带有丰富的胎脂,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且生活环境较为稳定,因此一般不需要特别使用保湿护肤品,需要注意不过度清洁新生儿的皮肤,以避免天然脂类的丢失。若皮肤十分干燥,则可以使用含脂量高的乳、霜。

婴幼儿、儿童:儿童皮肤非常薄、嫩,以中性或偏干性为主,因此要以保护为主,特别是要避免过度清洁,不建议使用皂类的清洁产品,可以使用护肤油或儿童保湿霜。产品的成分应该简洁,刺激性低。可以使用专为儿童皮肤设计的护肤品,以防皮肤皴裂。

孕妇:孕妇可以使用绝大部分护肤产品。保湿护肤品使皮肤滋润,增强了抗牵拉力,有一定的减轻妊娠纹的作用。但要选择成分简单,安全性高的产品,市面上有专供孕妇使用的保湿霜。此外,建议孕妇不要频繁地更换护肤品,最好使用已确定对自己安全不刺激、无不良反应的产品。这是因为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一旦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用药、治疗等都受到限制,难以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角质层较厚,皮脂分泌量低,故皮肤较为干燥,适合使用油脂含量较高的保湿护肤品。膝关节、足跟、肘尖等特别干燥的部位,可以使用含有尿素的保湿护肤品。

(三)皮肤病患者使用保湿类产品

缓解药物如维甲酸治疗、过氧化苯甲酰、放射线治疗后的皮肤干燥;

减轻激光术后、化学换肤术后皮肤的损伤,湿润环境有利于早日脱痂,创面修复;

作为干燥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红皮病、光线性疾病、鱼鳞病、毛周角化症、白色糠疹、皮肤瘙痒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保湿霜缓解由于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不适,减少药物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作为面部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敏感性皮肤等皮肤屏障损伤的修复剂,提高皮肤对环境的耐受性;

糖尿病、肾功衰竭透析的患者,皮肤干燥,外擦保湿霜减轻皮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医生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病的护肤品应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更高的安全性:比普通护肤品更强调配方精简,所选原料经过临床安全性评估,不含或尽量少含易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刺激性大的表面活性剂等;

确切的功效性:其辅助治疗作用,如保湿功效原料的作用机制明确,并经过科学的试验研究证实;

临床验证:上市前通过人体试验,以验证护肤品的临床辅助治疗功效和安全性。

(四)如何正确使用保湿产品?

保湿产品种类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水剂和霜剂的使用方法:

1.水剂:一般以喷雾的形式包装

1).不要固定地正对着面部喷水,这样水雾汇聚成水滴,在面部流淌,容易弄花已经涂擦了的妆容。应离面部约30cm,对着面部画圈移动喷雾。

2).我们可以随身携带水剂,在不同场的场合都可以及时地使用,如日晒、空调房间、飞机上、甚至可以用于干燥的头发等。

3).使用水剂喷雾后,不能让水在面部自然干燥,在水雾停留大约20秒后,将多余的水用纸巾吸掉。

4).要配合膏、霜、乳剂使用,单用水剂很难锁住水分,过度使用水剂还会使皮肤变干燥。因为皮肤表面过多水分,不仅冲刷掉天然的皮脂膜,还会使水分从高湿度的皮肤表面向空气扩散。

2.霜剂:

1).面部:可以先分别点涂保湿霜于额、两频、鼻背和下颌,然后用手均匀涂抹开。也可以先放在手心,双手相对按压均匀后,再涂抹到面部。

2).全身:涂搽保湿霜,应在洗澡后快速毛巾搽干水滴后,趁着毛孔张开,皮肤还比较湿润时,立即搽保湿霜,以利于霜剂的渗透。先抹在手心,再由肢端向近心端涂抹,边涂抹边按摩。

3).对病房的患者,护士可以用纱布将棉球包起来,成棒球状,蘸保湿霜全身均匀轻柔地涂抹;也可以戴上手套,将保湿霜放在手心后均匀地涂在皮肤上。

紫外线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光声电治疗术后皮肤黏膜屏障修复专家共识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丛博士护肤课堂,原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ys/19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