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古称哑科,幼儿多哭闹,语难伦次,生病起来,让人牵肠挂肚,棘手之极。
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焦医生给宝妈分享一些简单的中医望诊方法,一学就会,带宝宝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了。
1你的宝贝是健康宝宝吗?1、两眼炯炯有神:眼睛是精气神的窗口,眼神是否活泼、水灵,直接判断小孩是否健康。只要宝贝眼睛有神,就算生病,恢复也快。
2、时常流鼻涕:人本无病,病是人体免疫的征兆。宝宝活泼可爱,时常流鼻涕,病毒第一时间就被排除体外,未必是生病,宝妈们不必一惊一乍。感冒了,病从浅中医,找可信的中医调理,身体将越来越棒!
3、时常流鼻血:如果理解流鼻涕的宝宝健康,流鼻血则是升级版。鼻血中医称为衄、红汗,在14岁以前,会流鼻血的宝宝罕见发烧的,滤过性病毒直接从鼻血中排出。除非流成水龙头,一般不必紧张。可以用茶油轻拭鼻腔,保护黏膜。
4、时常打哈欠、伸懒腰:伸懒腰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身体变得轻松,其实是肾气的调节。宝宝告诉你生病了,要请假不想上学,转身打哈欠、伸懒腰。哈哈,你的宝宝已经开始学会撒谎了,他在装病偷懒。
5、睡觉踢被子:孩子代谢旺盛,中医称为纯阳之体,身体好,热量充足,被子盖得太多,可定要踢开,很多父母为此烦恼。保护宝贝的肚子肚脐就好,古人设计了肚兜是非常高明的。睡觉前摸摸宝宝的额头是凉的,脚是热的,宝宝的身体就很健康;反之,则需警觉,可能生病了。
2宝宝有下列特征,宝妈就要注意了!1、两眼无神:蔫蔫的,眼睛无神,一反常态,不爱动了,宝宝健康欠佳,或生病了。
2、口唇(肛周)红艳:口唇正常应当红润,如果宝宝口唇鲜红如火,当警觉,要么即将生病,或者大病初愈。此时如无明显不适,饮食、失眠、活动度、大小便,规律正常,清淡饮食几天就好;如有不适,可以就医。
3、山根青筋:小儿望诊最为常见,宝宝两眼中间的鼻梁青筋,一般提示消化道的问题,或是宝贝受到惊吓了。处理方法:如果宝宝长期容易腹泻,可用丁桂儿脐贴肚脐1周,观察疗效变化……
4、枕秃、发如稻穗:“发为血之余”,宝宝的营养可以从头发的气色上体现,小儿头发干枯如同稻穗,或者枕部头发稀少,提示营养不良。
3宝宝生病的预后判断:宝宝生病,养护的人淡定是关键,孩子不知轻重,但懂察言观色,很多孩子的病是被宠得、惯得、吓得。
1、望神采:虽然生病了,精神不减,仍然活动如常,这样宝宝通常预后佳;一点风吹草动就中招,别人没病,他先遭殃的宝贝,奉劝请优质的中医师调理。
2、望食指三关:食指根有一细血管,此处气色可段寒热,青紫偏凉,红赤偏热,八九不离十,血丝一旦到指端,情况凶险。
4宝宝发烧和咳嗽怎么办?发烧:
发烧过程中,一旦见到小二有抽搐的现象,立即赶快就医,传说中的烧坏脑子,就是这种发烧;除此之外,孩子体温升高,但精神活动如常,这样情况不必过度焦虑紧张,数个小时内会自然降温,不要盲目退烧,要弄清发烧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才是硬道理。
咳嗽:
咳嗽的原因复杂,治疗方案大致分两类:止咳,化痰。化痰的意义远大于止咳,奉劝家长们不要盲目偏方耽误病情,请交给有经验的医师处理。化痰的最重要途径是断绝其来源,咳嗽期间务必禁食:生(水果)、冷(冷饮)、寒凉(凉茶)、海鲜(螃蟹,鱿鱼,虾)乳制品。
焦医生特别关爱提醒:
小儿体质“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先贤叮咛,“若要小儿安,必带三分饥与寒”。小孩子切记穿太多,吃太饱。穿太多,孩子代谢旺盛,汗出淋漓,如果未及时更换衣物,反而容易着凉感冒;吃太饱,孩子消化功能娇嫩,负担不起,造成食积,隐患众多。
核心技术:汉唐经方,立新七针,一针疗法,整脊正骨,古法艾灸。
(不仅于此)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后遗症、痛风、骨折后遗症等痛症顽痹。
痛经,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女科难题;
痤疮,湿疹,失眠,肥胖,胃病,心脏病,痔疾,结石症,不孕不育等……
: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四、周天。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坐诊地点:福州仓山馆
瑞来春堂福州仓山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zlyy/1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