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知识点回顾2

 

1.慢性非特异性唇炎   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如干燥、寒冷、舔唇、咬唇、撕皮等不良习惯及日晒、烟酒、化妆品刺激等。

2.地图舌   地图舌是一种浅层的慢性剥脱性舌炎,主要出现在舌背,有时也见于舌缘、舌腹、舌尖。病损的形态表现为圆或椭圆的红斑,可单个或多个,并能很快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的边界,故称地图舌。由于其形态和位置多变,故又名游走性舌炎。表现为舌背丝状乳头呈片状剥脱,微凹陷,形成光滑的红色剥脱区,故也称剥脱性舌炎。但是菌状乳头常清晰可见,其边缘为白色微高起的弧形、圆形或椭圆形包绕。当剥脱区以离心方向逐渐扩大时,其相应的白色边缘区也随之扩大或断离,而使人们感到病损在移动或游走。剥脱区仅1~2个或2个以上,其范围在直径5~10mm,微显凹下,白色边缘区宽约1~2mm,微凸起。病损可延续很长时间,或有短时间的愈合。舌活动度及味觉正常。除舌背外,在口腔黏膜其他部位,如唇、颊、口底、牙龈等有与地图舌相似的病损,中央为红斑区,外有微隆起的白色边缘,或有多变的白色条纹,此称为地图样口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时有烧灼感或刺激性痛。

3.舌乳头炎   舌乳头炎包括丝状乳头炎、菌状乳头炎、叶状乳头炎及轮廓乳头炎。丝状乳头主要表现为萎缩。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容易受伤,肿胀、疼痛;轮廓乳头较少炎症,但偶有患者感到局部不适或者误认为肿瘤。

4.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非均质型又可分为疣状型、溃疡型和颗粒型。1.均质型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无自觉症状,或有粗涩感。2.颗粒型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颊黏膜口角区多见。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致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黏膜充血,似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患者可有刺激痛。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3.疣状型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结,损害区粗糙感明显。4.溃疡型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患者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零基础起步---口腔医考---备考秘籍,实战干货---“思迈尔”与您并肩作战,全程护航,助您成功!

16年思迈尔学员通过率95%。16年思迈尔精品面授班学员通过率95%。YY课堂:(口腔助理)(口腔执业)公众







































白癜风诊疗体系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zlyy/16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