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
倒计时
10
天
1、患者男27岁,外伤致右手食指离断后再植手术,护士在术后多长时间内要密切注意血管并发症
A、3天内B、4~5天内C、5~7天内D、8~10天内E、11~14天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血管危象易发生于手术后72小时内,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A对)
2、患儿男,6岁。滑旱冰时摔倒,手掌着地。提示患儿出现Colles骨折的情况是()
A、肘内翻畸形B、枪刺样畸形C、爪形手畸形D、垂腕畸形E、猿手畸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典型的畸形表现,侧面观“餐叉样”畸形,正面观“枪刺样”畸形。(B对)
3、患者,男,25岁。右胫腓骨骨折,行石膏固定。10小时后右足趾明显肿胀、青紫、活动差,感觉麻木,剧烈疼痛,去除石膏,见右小腿肿胀明显,皮温高,有水疱。此时应警惕患者出现了
A、腓总神经损伤B、胫动脉损伤C、骨折断端移位D、骨筋膜室综合征E、石膏综合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使软组织血循环障碍,肌肉、神经急性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常见于前臂和小腿骨折,主要表现:肢体剧痛、肿胀、指(趾)呈屈曲状活动受限、局部肤色苍白或发钳,常由骨折血肿、组织水肿或石膏管过紧引起。故选D。而石膏综合征主要是因大型石膏或包扎过紧,引起病人呼吸费力,进食困难,胸部发憋,腹部膨胀。预防方法是包扎石膏时适当留有余地,食量不要过多,上腹开窗等(D对)
4、肘关节脱位的特点是
A、肘部伸直位固定B、肘部屈曲位固定C、肘部半伸位弹性固定,肘后三点关系正常D、肘部半屈位弹性固定,肘后三点关系异常E、以上都不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肘部弹性固定在半屈位,肘后空虚,可摸到凹陷,肘后三点关系失常(D对)。肱骨髁上骨折肘后三角关系正常。(D对)
5、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小腿和以下哪个部位
A、足部B、上臂C、大腿D、膝关节E、前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由外固定过紧或内出血较多,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过大,引起室内的神经肌肉等组织急性缺血坏死,多见于前臂骨折和小腿骨折。(E对)
6、髋关节脱位最常发生的是
A、前脱位B、后脱位C、中心脱位D、上脱位E、下脱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髋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两者结合紧密,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和强大的肌群,结构牢固,只有在强大的暴力下才能发生脱位。髋关节脱位为间接外力所致,即当髋关节屈曲或伴有内收时,膝部受到强大的暴力作用,经股骨干传至股骨头向后冲出关节囊。也可于病人弯腰工作时,暴力作用于腰骶部,同样可使股骨头向后冲出关节囊,发生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脱位以后脱位最多见。(B对)
7、对断肢伤的急救处理正确的是
A、受伤后,立即停止机器发动,拆开机器搬下患者B、断离残端,立即使用止血带C、找到离体残肢,放入无菌等渗盐水中保存D、若离体残肢已污染,应先冲洗E、迅速将患医院救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对断肢伤的急救处理应该受伤后,立即停止机器发动,拆开机器搬下患者(A对)。损伤肢体近端断面出血以压迫包扎止血较好,如压迫无效可应用止血带止血,对尚有少量组织相连可用夹板固定(B错),对离断的肢体现场不做无菌处理,严禁冲洗、浸泡、涂药,尽快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裹离断的肢体,并立即干燥冷藏保存(C、D错),要快速将离断肢体与病人同医院进行再植,力争6小时内进行手术(E错)(A对)
8、会导致脊髓损伤的是
A、椎体前缘骨折B、骶骨裂缝骨折C、关节突脱位D、横突骨折E、腰椎间盘突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关节突会压迫或损伤脊髓,主要表现为颈部的局部症状和合并神经损伤时,发生相应脊髓节段的损伤症状。(C对)
9、下列关于轻度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卧硬板床B、牵引C、石膏固定D、手术减压E、功能锻炼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轻度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足1/5的或老年病人不能耐受复位和固定者,卧硬板床,骨折部位加厚枕,使脊柱过伸,A对。3日后开始腰背肌锻炼,初起臀部不离床左右移动,以后背伸臀部离开床面,逐渐加大力度,伤后第3个月可以少许下床,3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E对。椎体压缩大于1/5的年轻病人,可用两桌法或双踝悬吊法过伸复位,给病人麻醉后,应用高低桌或双踝悬吊复位,B对。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固定期间坚持每日背肌锻炼,C对。(D错,为本题的正确选项)
10、骨盆骨折常并发
A、压疮B、缺血性肌挛缩C、膀胱、尿道损伤D、周围神经损伤E、缺血性骨坏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骨盆骨折并发症——尿道及膀胱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和耻骨支移位骨折常合并尿道、膀胱损伤。尿道损伤后,尿道口有血迹,膀胱充盈不能排尿,会阴部肿胀、皮下淤血,导尿管不能顺利插入膀胱。(C对)
初级护师
倒计时
03
天
1、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属于()
A、细胞移植B、组织移植C、器官移植D、自体移植E、同种移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就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切取自体某部位(供皮区)的部分厚度或全程厚度的皮片,完全分离,移植到自体的另一处缺损部位(受皮区),使之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活力,达到整形修复的目的,属于自体移植的一种(D对ABCE错)。
2、下列符合器官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是
A、突发寒战,高热B、移植器官功能迅速衰减C、移植器官肿大,局部疼痛D、可发生在移植后数月至数年E、组织学表现为移植器官的间质弥漫性水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器官移植的慢性排斥反应是移植物功能丧失的常见原因,发生于移植数月后(D对);临床表现为移植器官功能缓慢减退,增加免疫抑制药无效;病理为移植物血管周围炎、内膜增生硬化、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最终萎缩(ABCE错)。
3、保存移植器官的灌注液温度是
A、-4℃B、0℃C、4℃D、20℃E、36℃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器官移植指移植脏器的全部或部分,保留其解剖学的外形轮廓和内部解剖的结构框架,带有主要供血和主干管道,器官移植属活体移植,在移植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持活力,并在移植后较快的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功能,因此,要移植的组织应保存在4℃的灌注液中(C对ABDE错)。
4、患者,女,45岁。因尿毒症需要肾移植,移植的肾源来自于患者的双胞胎姐姐。此患者的这种移植属于
A、自体移植B、同质移植C、同种异体移植D、异种移植E、异种异体移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同质移植是指一卵双生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其组织器官互相移植,亦能永久存活而不产生排斥反应。分析题干,患者由于尿毒症需进行肾移植,而供体来源于双胞胎姐姐,符合同质移植特点(B对);自体移植是指以自身的组织细胞或器官进行的移植,可永久存活(A错);同质异体移植是指供体和受体属同一种族,如人的组织器官移植给另一人,短时间内可存活,但以后有排斥反应,移植物不能永久存活(C错);异种移植、异种异体移植是以不同种族动物的组织进行移植,有强烈的排斥反应(DE错)。
5、肾移植术前,组织配型检查项目不含
A、ABO血型B、HLA抗原C、3P试验D、混合淋巴细胞培养E、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3p试验是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的简称,该实验为凝血功能检查,阳性反映纤溶亢进,不属于组织配型检查(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为了预防过于剧烈的、甚至致命的排斥反应,移植前应做以下检查:ABO血型测定,同种异体间的移植常需满足血型相同或符合输血原则(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HLA的位点配型与亲属肾移植、骨髓移植的存活率有密切相关(B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常用于器官移植前的组织配型,以测定受体和供体主要组织的相容性抗原相容的程度(D对);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指受体的血清与供体淋巴细胞之间的配合试验,是临床移植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合试验10%或为阴性才能施行肾移植(E对)。
6、肾脏移植手术后患者应采取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接触隔离D、消化道隔离E、保护性隔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肾脏移植术后的患者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需对其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脏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病人等(E对ABCD错)。
7、器官移植受体与供体易发生强烈排斥反应的是
A、自体移植B、同质移植C、同种异体移植D、异种异体移植E、器官再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由移植物中的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而发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导致移植失败,还可以给受者造成严重后果。发生的原因是宿主与移植物之间的组织相容性不合,移植物与受者差异越大,排斥反应越强烈。所以,排斥反应最易发生在异种异体移植(D对);其次是同种异体移植,最后是自体移植、同质移植和器官再植(ABCE错)。
8、同卵双生同胞之间的器官移植属于
A.自体移植B.异种移植C.同种异体移植D.同质移植E.异位移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移植是指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方式。同卵双生同胞之间的移植,根据移植物来源可分为自体移植、同质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异体移植,其中同质移植是指一卵双生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其组织器官相互移植,亦能永久存活而不产生排斥反应(D对);自体移植是以自身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移植,可永久存活(A错);异种移植是以不同种族动物的组织进行移植,有强烈的排斥反应(B错);同种异体移植是指供体和受体属同一种族,如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给另一人,短期内可存活,但以后有排斥反应,移植物不能永久存活(C错);异位移植又称为辅助移植,是将具有活力的细胞输注到受体的血管、体腔或组织器官内的方法(E错)。
9、人与人之间的器官移植属于
A.自体移植B.异种移植C.同种异体移植D.同质移植E.异位移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移植是指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方式。同卵双生同胞之间的移植,根据移植物来源可分为自体移植、同质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异体移植,其中同种异体移植是指供体和受体属同一种族,如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给另一人,短期内可存活,但以后有排斥反应,移植物不能永久存活(C对);自体移植是以自身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移植,可永久存活(A错);异种移植是以不同种族动物的组织进行移植,有强烈的排斥反应(B错);同质移植是指一卵双生的孪生兄弟或孪生姐妹,其组织器官相互移植,亦能永久存活而不产生排斥反应(D错);异位移植又称为辅助移植,是将具有活力的细胞输注到受体的血管、体腔或组织器官内的方法(E错)。
10、骨髓移植属于
A.游离移植B.带蒂移植C.吻合移植D.组织移植E.器官移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细胞移植指移植某种大量游离的、具有活力的细胞,采用输注到受者的血管、体腔或组织器官内的方法。其主要适应证是补充受者体内该种细胞数量的缺少或其功能的降低,如输注全血或浓缩红细胞,以治疗失血或贫血;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胚胎胰岛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肝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肝性脑病等。
执业护士
倒计时
20
天
1、患儿,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面色苍黄,最可能的发病原因是
A、铁缺乏B、维生素C缺乏C、维生素D缺乏D、维生素B1缺乏E、维生素B12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E对)
2、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经血常规检查得:血红细胞3.1×/L,血红蛋白78g/L,血片中以大红细胞为多,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应首先考虑为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生理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1)患儿血常规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明显,血小板一般减低,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面色苍黄,手有震颤,以上符合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表现(B对);(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A错);(3)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同时存在时称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血象常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近于平行降低,红细胞大小相差悬殊,大者比正常大,小者比正常小,大红细胞可呈低色素性,甚至有明显中空现象,粒细胞、血小板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的改变,骨髓象示两种贫血的混合表现,如幼红细胞胞体较大,胞核疏松,而胞浆较少,且嗜碱性强,此种改变尤以中、晚幼红细胞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巨幼细胞贫血时的改变(C错);(4)小儿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红细胞破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D错);(5)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与溶血程度相关,周围血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幼红细胞,偶见红细胞被吞噬现象,网织红细胞增多(E错)。
3、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小儿易发生的贫血是
A、白血病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因羊乳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少,小儿易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对)。
4、恶性贫血的病因是
A、出血过多B、萎缩性胃炎C、维生素B12缺乏D、抗壁细胞抗体缺乏E、抗内因子抗体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恶性贫血又称为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故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体内维生素B12缺乏(C对)。
5、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哪个年龄段
A、2个月以下婴儿B、6个月以下婴儿C、2个月至6个月婴儿D、2岁以下婴幼儿E、2岁至6岁的儿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D对)。
6、按形态学分类,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属于
A、单纯性小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D对)。
7、关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错误的叙述是
A、多食用凉拌蔬菜B、按时服药C、提倡多吃素食D、均衡饮食,荤素搭配E、烹调食物时不宜温度过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巨幼细胞贫血都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叶酸缺乏而导致的,饮食护理中,叶酸缺乏者多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烹煮不宜过度;维生素B12缺乏者宜多吃动物肝、肾、心、肉,蛋类、奶类,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因此答案选C。
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从未加辅食。近来,面色蜡黄,表情呆滞,舌面光滑,有轻微震颤,肝于肋下4cm,血常规检查:Hb:90g/L,RBC:2×/L,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8、该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给予
A、输血B、铁剂+维生素CC、维生素B12+叶酸D、强的松E、补钙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该患儿于8个月时未添加辅食,采取单纯母乳喂养,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RBC偏低,Hb降低,提示该患儿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应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C对)。
患儿,女,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1个月来患儿出现皮肤、面色苍黄,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入院后检查发现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为80g/L,叶酸正常,维生素B12降低。
9、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生理性贫血D、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患儿多虚胖,毛发稀疏细黄,面色苍黄或蜡黄,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常伴肝、脾肿大。患儿烦躁、易怒。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根据题意可知,患儿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A对)。
患儿,女,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1个月来患儿出现皮肤、面色苍黄,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哭不笑。入院后检查发现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为80g/L,叶酸正常,维生素B12降低。
10、针对该患儿的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A、口服铁剂B、深部肌内注射铁剂C、肌内注射维生素B12D、肌内注射叶酸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并口服叶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患儿为单纯维生素B12缺乏,不宜加用叶酸治疗,以免加重精神神经症状,故应补充维生素B12(C对)。
患儿,8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1个月来,面色苍白,烦躁易怒,舌面光滑,有轻微震颤,肝与肋下3.6cm。血常规:Hb90g/L,RBC1.9×/L,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11、该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给予
A、输红细胞B、铁剂和维生素CC、维生素B12和叶酸D、补叶酸E、补铁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该患儿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贫血,所以该患儿应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C对。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zlyy/2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