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口炎,你了解多少

 

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122918.html?ivk_sa=1024320u
简介又称为雪口病或鹅口疮,可发生干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多发于出生后2~8日内,婴儿口腔粘膜有广泛白色斑点或斑片,可波及扁桃腺、咽部,稍用力揭拭即可除去斑点,全身症状轻,时有哭闹。4种类型念珠菌性口炎分为四种类型,下面介绍有哪些类型及对应症状:1、急性假膜型新生婴儿多见,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部。在充血的黏膜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融合成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早期黏膜充血明显,而陈旧的病损则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呈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出充血的黏膜或轻度糜烂面。少数病例由于误吸误吞,引起念珠菌性肺炎或念珠菌性食管炎,则预后较差。有的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2、急性红斑型多见于成人,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故称抗生素性口炎。同时,大多数患者患有消耗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状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有味觉改变,口腔干燥灼痛。应注意的是,这种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有时也有白色假膜,似雪口病,并伴有口角炎。3、慢性红斑型又称义齿性口炎,多见于女性。损害部位常在上领义齿腭侧组织而接触之腭、龈黏膜,表现为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的条索状假膜,不易擦去。本型可伴有念珠菌性唇炎和口角炎,还常伴有上腭乳头状增生。4、慢性肥厚型又称为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可见于颊、舌背及腭部。颊黏膜病损常位于口角三角区,对称分布,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附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的乳头增生发展而来。舌背病损表现为丝状乳头增生,同时伴黑毛根菌病,呈灰黑色,又称为毛舌。治疗方案1、尽可能去除致病诱因,如积极治疗慢性病,对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应停药或改用他药。2、局部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0.2%洗必泰溶液清洗或含漱,后涂布新配制的2%甲紫液或制霉菌素液(10万U/ml),也可贴制霉菌素药膜,或口服制霉菌素:成人剂量为50万U,3/日,儿童局部可用5-10万U的混悬液涂布,2-3小时一次,涂布后可咽下。3、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其中酮康唑可引起肝损害,剂量应控制在3-5mg/kg.天。4、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反复发生者可注射转移因子等。联合用药方案:制霉素片+外用喷剂+金因肽+多维口服液案例:制霉素片+碳酸氢钠片+重组人表态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多维铁口服液配伍原因:制霉素片:主要是破坏真菌细胞膜的合成。金因肽: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多维铁口服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和锌,提高机体免疫力。安全提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儿最多见,见多发于出生后2~8日内。预防:1、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2、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3、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注意事项:1.多饮水。2.碳酸氢钠片配2%-4%溶液搽洗口腔,制霉素片研粉涂口腔患处。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如有相关病症,请遵医嘱

内容来源

连锁药店网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观点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dwh/21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