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债市奏响创新发展序曲
得益于监管层鼓励债券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范围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近期有关债券创新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在日前结束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预会代表重点研究、审议了多项有关银行间市场建设、发展的重要议案。此前有消息显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在研究部署进一步助推银行间债市发展的举措,而发改委和证监会也故意进一步放低企业发债门槛,放宽相干限制,推动债市快速发展。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落实“稳增长”的政策指引下,债券市场的投融资功能遭到各方的高度重视,而债市创新产品的不断增多,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将眼光瞄向债券市场。 资料显示,自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6月8日面世后,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已有19家中小微企业完成了私募债券的发行,总范围达18.5亿元。同时,在证监会简化公司债审核程序后,今年上半年公司债发行范围出现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共发行97只,发行范围为1030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的24只、539亿元飙升304和91。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数据显示,6月份共发行174只债务融资工具,金额总计2003亿元,发行范围同比增加115.2,全部上半年总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961.43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不管是交易所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破冰”,银行间市场短时间短融券、中期票据发行额度互不占用,还是国债期货仿真医治白癜风要多久交易的上线,都彰显出管理层“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的意图。 债券发行酝酿再提速 虽然6月份债券发行数量有所增加,但从今年前5个月的数据看,债券发行范围同比大幅减少。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2.56万亿元,同比减少21.0。“从前5个月的数据看,申请短融和中票注册的企业大约增加了45,但是净发行量减少了几百亿元。换句话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发行债券的额度,但没有选择债券融资。”1名业内人士对本报说。 长城证券研究总监向威达认为,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发债融资的意愿和需求有所着落。但发债范围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债券发行额度和政策,这是限制企业发债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部分企业遭到债务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40的限制,发行短融和中票的空间有限。 本报日前从业内得知,相干债券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措施促进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已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基础上,证监会故意继续做大中小企业私募债的范围,包括深交所正在研究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柜台交易。发改委也正在酝酿有条件地放开被银监会纳入监管名单的地方融资平台发债限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干负责人前不久也表示,协会拟在多方面创新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债券注册的速度;有条件地放宽发债的限制,包括在保障房项目发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方面政策有所松动、铁道部企业债不再被计算在40发债上限额度之内;在期限、利率等方面加大对债券产品要素的创新设计等。另外,协会还欲通过下落发行门槛和放宽合格投资人范围,加快推动非金融企业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此前有消息显示,协会已允许凡公然市场评级在AA(含)以上的发行人,将不辨别企业性质,允许其短时间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额度互不占用。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总监石磊对此评述说,种种迹象显示,目前债券市场发展去监管化的思路愈发清晰,监管层故意让市场能够自由发展,增加市场活力,同时加大债市产品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 债市投融资功能凸显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向纵深发展,债券市场投融资功能不断凸显。尤其是上半年货币政策宽松与资金面的延续改进,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前景的负面预期等因素,共同造成债券市场的优秀表现。随着央行7月6日再度宣布降息,业内认为,经济下行耽忧引发的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给股市造成压力,下半年股市依然难改低迷行情白癜风能完全治好吗。反观债券市场,随着市场避险情绪增加,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债券市场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这给债市保持“慢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信证券债券分析师认为,6月份的经济数据和2季度的经济情况预期不乐观,经济增速有可能继续下滑,股市面临的压力也将更大。另外,监管层对股市监管越来越严格,不论在股市投资或融资,风险性都在增强,这迫使个人、公司乃至金融机构都把眼光转向收益相对稳定、风险性较低的债券市场。 “债券直接融资范围的快速扩大一方面说明企业融资正由股市转向债市;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动的结果。”业内债券市场研究人士认为,随着央行主导的各部委间成立的部级调和机制开始运作,在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下,债券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将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债市融资,债市范围有望超越股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的主渠道。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新发债券108只,发行总量为6043.1亿元,较上月增加879.65亿元,同比增加70.6亿元,增幅为1.18;截至6月末,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余额达22.0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3234.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增幅为7.5。 专家表示,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显著增加债券融资范围,对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债券投资品种将得到极大的丰富,相对地,机构在债券市场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收益都将得到巨大提升。不仅如此,提高债券市场融资比重,有利于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分担间接融资风险,有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通畅。 以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要着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通过发展高收益债券、定向工具等创新产品,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更加符合本身需求的投融资渠道。”在2012陆家嘴论坛“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专题会场上,预会嘉宾如是强调说。 “虽然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范围已到达20多万亿元,市场层次和产品亦渐趋丰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在大量的债券是被机构持有到期的,交易性、流动性非常不足。”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胡政坦言,“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让市场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和功能?这就需要提高市场流动性。” 海通证券副总裁金晓斌也认为,我国债券市场一直存在流动性较弱的问题。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如何提升市场参与度,依然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或许放松管制、下落门槛是有效推动市场活力的可用手段。”金晓斌认为,“可放松债券发行的管制,适当放宽企业债、公司债券的准入条件,推动发行利率由市场决定的机制,放松企业直接债权融资范围不得超过净资产范围40的限制,为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提供支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间,下落沟通本钱,这样能更好地扶持实体经济。” 他还建议,应加快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托管体系,消除交易场所分割导致的流动性和投资者偏好的差异,使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债券的交易当中,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使债券定价更加公道。同时,培养独立的信誉评级机构,并加强对信誉评级公司的统一监管,制定全行业统一评级标准,统一评级尺度,避免恶性不良竞争,提升评级公信力,终究加快债券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dzz/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