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是采用毫针、撳针、药籽贴压等许多方法刺激耳廓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纠正阴阳失衡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1.眼病
常用于治疗上睑下垂、通睛、胞轮振跳等病,常用耳穴如肝、心、肾、脾、眼、目1、目2、额、屏尖、肝阳、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
每次施治一侧耳,取穴要少而精,取3~5穴,其中常用穴选2~3穴,备用穴选1~2穴;每周2~3次,5~10次为1疗程。
2.耳病
常用于治疗耳胀、耳闭、脓耳、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常用耳穴如外耳、内耳、缘中、枕、颞、额等,备用耳穴如心、肝、脾、肾、耳背心、耳背肾、肝阳、神门、皮质下、胰胆、内分泌、肾上腺等。
每次施治一侧耳,取穴要少而精,取3~5穴,其中常用穴选2~3穴,备用穴选1~2穴;每周2~3次,5~10次为1疗程。
3.鼻病
常用于治疗鼻窒、鼻槁、鼻鼽、鼻渊、鼻衄等病,常用耳穴如外鼻、内鼻、枕、颞、额、风溪、上耳根、耳迷根、下屏尖等,备用耳穴如肺、心、肝、脾、肾、肝阳、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等。
每次施治一侧耳,取穴要少而精,取3~5穴,其中常用穴选2~3穴,备用穴选1~2穴;每周2~3次,5~10次为1疗程。
4.咽喉病
常用于治疗喉痹、乳蛾、喉痈、喉喑、梅核气等病,常用耳穴如咽喉、扁桃体、轮1~轮6、耳中、气管、食道、贲门等,备用耳穴如肺、心、肝、脾、胃、大肠、肾、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等。
每次施治一侧耳,取穴要少而精,取3~5穴,其中常用穴选2~3穴,备用穴选1~2穴;每周2~3次,5~10次为1疗程。
5.口腔病
常用于治疗牙痛、口疮、扁平苔藓、剥脱性唇炎、舌下腺囊肿等病,常用耳穴如口、舌、神门、上颌、下颌、颊、屏尖等,备用耳穴如肺、心、肝、脾、胃、大肠、肾、神门、皮质下、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等。
每次施治一侧耳,取穴要少而精,取3~5穴,其中常用穴选2~3穴,备用穴选1~2穴;每周2~3次,5~10次为1疗程。
来源:《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
“旴江医学”是江西境内所形成的中医药学术群体,与安徽的“新安医派”、江苏的“孟河医派”、广东的“岭南医派”为我国重要的四大地方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hl/1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