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ID:玄铁
BryanShaw在儿子出生后给他拍了很多照片,细心的他发现儿子其中一个瞳孔照出来是白色的,去检查后确诊为视网膜细胞瘤,化学家出身的他通过自学开发了一通过分析眼睛照片提早诊断眼癌的软件,并在PLOSONE上发表了成果。
点评: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肿瘤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此时常因视力障碍出现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发现。本例是在闪光灯拍照时,发现患儿眼睛未能看到正常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的橘红色反光产生的“红眼”,而是反射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黄白色反光,即“白瞳症”。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可表现为结膜内充血、水肿、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眼压升高及斜视等。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用户ID:贺金成
62岁男性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1年余,查头颅MRI示右侧脑室三角区类圆形浅分叶状异常信号影,信号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考虑淋巴瘤累及CNS可能。
点评: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发生率约为2~6%。继发性CNS侵犯,其治疗效果很差。目前淋巴瘤如何侵及缺乏淋巴组织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理尚不清楚。有文献报道发生CNS侵犯与NHL的病理类型有关,临床发现发生CNS侵犯多为B细胞性。对于首发部位为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NHL,其脑实质内转移的影像表现在以往文献中认为是与其它颅内转移瘤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表现类似。可出现病灶为CT上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片状、斑片状或结节状影及MRI增强无变化的长T1长T2信号区,无显著占位效应,不同于转移瘤表现。进行性多灶性脑病可有此表现,也可能与淋巴瘤的浸润特点或与脑部病变发现前的治疗有关。另外,与其它脑转移瘤相比,周边无水肿带的结节状强化病灶也是本组病例的特殊表现之一。
用户ID:玄铁
Crohn病的口腔表现
点评: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其常常伴有多种肠外表现,主要有反复出现的口腔黏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前葡萄膜炎、巩膜外层炎、坏疽性脓皮病等;这些肠外表现可在肠道本身症状表现出来之前出现,口腔黏膜损害包括口腔溃疡、唇炎、口角炎、黏膜息肉样病损、鹅卵石样斑块、卡他性牙龈炎、口面部肉芽肿病、口周红斑、增殖性化脓性口腔炎等;其中增殖性化脓性口腔炎被认为是IBD疾病的高特异性标志,在UC、CD患者中均可出现。目前认为主要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对于CD患者而言,口腔黏膜损害并不是特异性的。
来源:所有病例均选自医途APP,更多病例,治白癜风去哪里治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zz/1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