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蕉皮可以止手足之痒。小满时节闷热潮湿,正是湿疹、脚气、风疹等皮肤瘙痒症发作的高峰期。香蕉皮能抑制真菌、细菌生长繁殖,可用香蕉皮贴敷患处。(.1.5)
2、小寒节气寒刺骨,吃口佳肴“暖呼呼”。小寒是全年最冷节气,此时宜吃羊肉、山药等补脾益肺、化痰止咳之品;汤品可选椰子炖鸡、山药枸杞羊肉汤。
3、磁砖也能用纸巾“敷面膜”。将纸巾贴在磁砖上,在上面喷洒清洁剂再放置10分钟,然后将纸巾撕掉,再用清水擦一两次,瓷砖即可焕然一新。
4、有水垢的洁具“怕”白醋。将白醋与水按1:5的比例混合,用软布蘸取液体擦拭洁具,或将洁具放在白醋里浸泡20分钟,水垢即可消失得无影无踪。
5、过节无酒不成席,“蔗、梨”解酒快又好。克甘蔗或犁两个,榨汁饮或直接食,均有解酒止呕功效,可缓解醉酒后颜面潮红、干呕、口干等症状。
6、麦芽山楂饮,消食又化滞。麦芽10克,山楂6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饮时加适量红糖调味。可消食化积,和胃,适用于食积停滞,厌食不饥。(1.31)
7、春后多食韭,健康更长久。立春后乍暖还寒,养生需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养护人体阳气,还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但消化不良的人群不宜多吃。(2.3)
8、立春后养生四不。不酸,少食羊肉、狗肉等酸性食物;不静,积极到室外锻炼;不怒,心情舒畅可养肝;不妄,节欲不妄可养阳。
9、豆浆鸡蛋不同吃。豆浆中的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10、温馨提示:牛奶与鸡蛋不宜同煮;牛奶中含有碳酸盐,鸡蛋蛋黄中含有铁,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可生成不容易吸收的磷酸铁。时间一长,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临床上称作“牛奶、鸡蛋贫血症”。惠州市教育局(.2.17)
11、三尺讲台多粉尘,节日祝福送健康。教师在日常膳食中,宜多吃胡萝卜、木瓜、南瓜、西兰花、菠菜等抗尘食物,预防尘肺病发生;适量食用黑木耳。
12、抗疲劳食疗秘方一则。将10克人参切成薄片,与糯米、山药各50克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趁温服用。该粥有补益元气、抗疲劳等作用。(.2)
13、春雨润物细无声,食疗多饮汤水好。雨水时节常见口舌干燥的现象,除多吃新鲜蔬果外,可多饮眉豆花生炖鸡脚、猴头菇煲鸡等汤,有助缓解口舌干燥。(2.19)
14、常用中药黄芪防癌的自我简述。我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硒含量最高,常煮水饮可防癌,还可减轻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
15、春令话补益。体虚乏力、不耐劳累及常感冒者等,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也可多食黄芪党参炖鸡或人参蘑菇汤等药膳补养身体。(2.24)
16、多伸懒腰防春困。进行一次深呼吸,伸个懒腰,使头部尽量后仰,两臂后伸,流入头部的血液增多,供应大脑的营养物质更加充分,使人顿时清醒舒适。(2.26)
17、偶尔打嗝“嗝”不停,有何妙招?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再呼出,反复进行几次;或在舌头下放一勺糖,两种方法都能较快缓解。
18、爱耳日须知:掏耳虽小事儿大!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必要经常掏。随便挖耳屎可能损伤外耳道,导致中耳炎等耳道疾病,甚至会损害听力。
19、恼人鼻炎春季防。蝉蜕30克研成细末,每次1-1.5克,温开水冲服,连服20日,有效可稍停再服;或用色甘酸钠粉雾剂鼻腔吸入,有一定疗效。(3.5)
20、肝火旺,快快喝杯“保青茶”;枸杞、大枣、山楂、茯苓、灵芝、白术、炒决明子各两钱,甘草1钱加水煎煮30分钟饮用,可滋阴清肝火。(3.14)
21、在食用韭菜、鸭肉、海带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萝卜、大枣等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22、蝉儿叫,荔枝红,食用荔枝有讲究:食用前后适当喝点盐水或绿豆汤,新鲜荔枝去皮浸入淡盐水中或放入冰箱里冰一会再吃,可防虚火,醒脾消滞。(3.21)
23、防治猪流感药方:桑叶12克,菊花12克,北杏仁10克,枇杷叶12克,葛根15克,生薏仁15克,芦根15克,桔梗12克,连翘12克,大青叶15克,银花12克,甘草6克,只预防去掉杏仁桔梗。洗净水过药面武火15分钟。
24、广东知名食疗汤:鸡骨草煲猪横利。鸡骨草50克,无花果2个,鸡爪4只,猪横利2条,猪骨克,煲汤饮用,有清热、利湿、舒肝、健脾之效。(3.28)
25、不小心吞了了口香糖,真的会无法消化而残留体内吗?不会。口香糖的确很难被消化,但它仍然没能力逃过正常人的消化系统,最多三天左右便会被消化。(4.2)
26、清明到,艾糍香,吃些艾草防感冒。艾草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用艾叶和糯米做成的糍粑,有清热解毒,健脾健胃等作用。偶尔吃吃可祛湿和预防感冒。(4.4)
27、换个枕头,解决赖床问题。红色、黄色、橙色的枕头会刺激大脑神经,帮助人们更快地从睡眠状态中醒过来。或者床边放上红橙色花朵,也有同样效果。
28、春雨到,健脾祛湿饮靓汤。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仁15克、鲫鱼1条、瘦肉克、生姜3片,煲汤饮,能祛湿健脾、益气,老少皆宜。(4.11)
29、胃痛如何正确选用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适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胃脘痞痛等症;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胃气虚、胃脘痞胀、大便稀溏、腹喝。
30、鼻子痒痒,要洗不要抠。春天鼻子易发痒,反复抠鼻子易损伤鼻腔黏膜,甚至流血。建议用温盐水进行冲洗,可使鼻腔保持干净温润的状态,消除瘙痒。(4.28)
31、揉搓脚趾增强记忆力。睡觉前或休息时,先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再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脚趾或小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次2-3分钟,有助增强记忆力。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茯神、麦冬、莲子、百合、柏子仁等可养心安神。(5.5)
32、快速消除口腔异味五招。1、多嚼嚼口香糖,或者使用口气清新剂;2、饭后用淡盐水漱口;3、咀嚼香菜、花生米,时间越长越好;4、牛奶或开水(5.6)
33、疲劳办公族,下班回家补一补。公鸡1只,黄芪30克,陈皮15克及肉桂12克,放入锅中小火炖熟,吃肉喝汤,适合躯体过劳、体力下降者调养。
34、应战春季流感,“醋醋”不留情。食醋以每立方米空间用醋5-10毫升计算,取适量,以1-2倍水稀释后加热,蒸熏房间,每日或隔日蒸1次。
35、呋麻滴鼻剂连续使用别超过一周。它对解除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一定功效,但连续用药最能好别超过一周;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使鼻甲肥厚。(5.12)
36、坚果热量高,夏天多吃易发胖。花生、核桃、瓜子、开心果等坚果富含多种油脂。夏季时多吃,人体消耗不了的热量便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使人发胖。(5.16)
37、夏季高热潮湿,脚气关键在选药。丘疹鳞屑型可用达克宁和孚琪,早晚用药一次;水泡型用热水泡脚后外涂抹克霉唑癣药水,或用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
38、频繁落枕,可能是气虚。如果落枕频繁发作,一个月达3次以上,则可能是气虚引起。可用党参和当归泡茶或炖汤喝。还应该常注意做有氧运动。(5.21)
39、端午前后梅雨季,杀菌解毒健康夏。门窗紧闭,用菖蒲、艾叶适量烟熏陶2小时至关4小时后再开窗通风,能起到净化空气、杀菌、驱虫祛瘟的作用。(5.30)
40、“芒种”补益剂,五味枸杞饮:五味子5克,枸杞10克剪碎放入瓷杯中,沸水冲泡片刻,加入白糖即可。适用于精神不振,易疲劳等“夏虚”之症。(6.6)
41、夏日用药下肝火。肝属木,夏属火,夏天容易出现肝火旺。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口服龙胆泻肝丸或芎菊上清丸。
42、看电视做运动远离颈椎病:弯腰至90度,两手臂如大雁飞行伸展开持续5分钟,伸展过程中头勿抬起,可帮助您颈椎部肌肉韧性。(6.24)
43、记忆力减退的药茶调养。龙眼肉、炒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加水煮1小时,取汗代茶饮。可安神健脑、益智,适用于健忘、必悸、乏力、失眠等。(7.2)
44、职业压力来,自救有方案.一、看清楚职业压力源自哪里;二、重新打量自己的职业规划,看是否具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三、和不安全感“相处”,适时充电,降低职业损耗。(7.7)
45、七八月份是夏季腹泻的高峰期,多由饮食不洁或消化不良造成。要对症治疗,轻者可服黄连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和生冷不洁的食品,瓜果要洗净、削皮再吃,不用生水做凉拌食品等。(7.9)
46、吃完芒果后应漱口洗脸。芒果中含有较多的果酸、氨基酸等刺激性物质,容易诱发过敏症状;吃完芒果后应立即漱口、洗脸,避免果汁残留而引起过敏。(.7)
47、运动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喝可乐。运动前喝可乐,可能会引起胃肠胀气,引发运动过程中腹痛等问题;而运动后饮用,即会增加身体的疲劳程度。(.7.18)
48、中医里的芳香小技巧。1、夏季七月,取茉莉花晒干后调粥内服或冲茶饮用,能使肌肤润泽、体味郁香;2、经常用芦荟汁沐浴、化妆,可使体味幽香。(7.23)
49、天热蟑螂多,驱除有窍门。1、将洗衣粉撒在蟑螂出没之处,有较好的诱杀作用;2、把橙皮、柠檬皮晒干后,放于橱柜中,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蟑效果。
50、夏天到了,保证孩子营养丰富同时还要考虑消化问题,下列食物可在饭后1小时后助消化:1、西梅(迅速消泻佳品);2、山楂水;鲜山楂洗净拍扁用热水冲饮;3、木瓜;4、菠萝。()
51、炎炎夏日会给孩子带来不适,下面介绍几种降火排毒食品:1、牛奶,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毒来发挥降火功效;2、番茄,夏季番茄最多营养也最丰富;3、草莓;4、大豆;5、木瓜。
52、木糖醇能修复蛀牙?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会刺激唾液大量分泌,可冲洗口腔的细菌,使伤害牙齿的酸性物质减少,能防龋齿,但不可修复蛀牙。(9.3)
53、食物禁忌:海虾、河虾:不宜同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转化为三价砷,中毒;喝酒,少吃胡萝卜,反应出毒素,肝损害;豆浆食用前加热一段时间,胰蛋白酶不耐热,就可与鸡蛋同食,更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4、食物搭配:鸡蛋与波菜,对贫血有一定作用;鸡蛋与苦瓜,强壮骨骼,另对小孩腹泻、呕吐有效;鸡蛋与洋葱,暖胃、强腰健骨、清热化痰、延缓衰老;鸡蛋与豆角,健脾补肾;炖牛肉多放生姜,补阳驱寒暖腹,可治腹痛;豆腐清热润燥,搭配鱼、海带、萝卜等。
55、秋冬进补:山药;胡萝卜洋葱汤;羊肉搭配冬瓜、白菜、红薯、土豆等;黑色系食物如黑米、黑芝麻、乌骨鸡、海带、紫菜等;鹧鸪八宝汤,用北沙参、扁豆仁、枸杞、怀山药、鹧鸪行等做主药,消痰健脾开胃。红参不适合热性体质的人,不能与茶、咖啡、可乐同服;阿胶不温不凉,能补肝养血,但因其是胶体,肠胃不好的人不可随意服用,否则可能伤胃。
56、秋季需防温燥感冒。秋季感冒病人多有干咳、流涕和痰有血丝的症状。可取杏仁9克、沙参15克、百合12克,煎汤取汁喝,有滋阴润燥之功。
57、靓汤水去秋燥:白茅根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煲汤饮,能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适合秋季燥热、流鼻血、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58、秋季眼睛干,快来补补肝。中医认为肝血和阴津能滋养眼睛,肝不好,分泌的血液和阴津会减少,使眼睛缺少滋养而干涩。护肝养目可多吃枸杞、韭菜。
59、秋来身不乏,脾胃先“脱困”。秋乏与夏季炎热损伤脾胃有关,多吃山药、百合、莲子等调理,有助于克服疲倦;若出现气短等症,可多吃大枣健脾胃。
60、哮喘患者秋季的衣食住行。衣:内衣以纯棉织品为宜,衣服要经常晾晒,杀灭螨虫等致敏源;食:避免食用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住:卧室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及空气流通;行:秋高气爽,出外游玩,愉悦心情,对预防哮喘发作有积极作用。
61、蛋白质粉:进补请三思。蛋白质粉确有优点,但不可盲目进补,过量服食对肾脏、肝脏及消化系统都有损害。是否需要补充蛋白质粉,最好咨询医生。
62、药物牙膏治牙病?牙膏主要功能是清洁口腔,故中草药牙膏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之效,但毕竟不是药,主要用来预防牙病,保健牙齿,牙病还需就医来治疗。
63、防痴呆玩玩“九连环”。老年人每天玩玩九连环、俄罗斯方块等益智玩具,可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活动,有利于保持大脑灵活,对抗老年痴呆症。(9.22)
64、秋分前后的胃病防治药膳。秋分前后是胃病的多发时节,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适合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等胃病患者。
65、食枣后不要马上吃海鲜和奶制品。枣中含有的维C会使这两种食品中的蛋白质凝成块不容易吸收,所以要在吃枣1-2小时后,再吃高蛋白食品。
66、舟车困倦用此招:坐姿,两手抱头,上体后仰,肘关节外展,尽量把身体伸直,保持3-4秒,慢速做5次,有助于消除旅途疲劳。(10.1)
67、“解酒药”不解酒。解酒药的成分多为氨基酸、维生素或植物提取物,这些成分不能解除酒精对肝脏和肠胃等器官的伤害,也无法降低血液中酒精浓度。(10.6)
68、消除口气试试这款汤:龙利叶10克、南杏15克、北杏8克,雪梨2个、瘦肉半斤、生姜3片。煲汤饮,能下膈气、润肠通便,消除口气、润肺利咽。
69、宝宝很可爱,请勿常捏小鼻子。幼儿的鼻腔粘膜娇嫩、血管丰富,常捏宝宝的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从而易被细菌、病毒侵犯导致疾病的发生。
70、服止痛药可用牛奶护胃。安痛定、阿斯匹林等止痛药可使胃酸分泌过多,造成胃粘膜的损害,而牛奶可在胃中形成保护层,减少止痛药对胃粘膜的刺激。
71、粗盐热敷抵抗老寒腿。天气转凉,当膝关节出现僵硬、疼痛、畏寒等症状时,把半斤粗盐在锅中炒热,用毛巾包裹后热敷关节20分钟,症状可缓解。
72、霜降时节,食粥来平补。白萝卜克切丝焯熟备用,白果6粒、糯米克共煮粥,加入白糖50克,拌入萝卜丝食之,可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73、补汤一款,健筋滋阴。木瓜一个,眉豆、花生各30克、章鱼干1只,猪尾1条,陈皮、生姜适量,煲汤饮,能润肺养颜、健筋骨、滋阴补益。
74、抑郁焦虑听听古琴。古琴悦心,对焦虑、抑郁等有缓解作用,如《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等曲目可平复心情、安静神思。
75、嘴唇干燥易裂,并非都是秋风的错。嘴唇干燥易裂可能是自身维生素B2缺乏,也有可能是慢性唇炎或过敏性唇炎造成的,最好请医生诊断,对症治疗。(10.31)
76、深秋全方位呵护气管。每天用冷水洗脸,增强机体御寒能力;居室通风换气,不要在室内养宠物;在医师指导下适时进补,如蛤蚧定喘膏、虫草炖鸡等。(11.3)
77、秋冬交替防治嘴唇干裂。嘴唇出现干裂,应戒烟,少饮咖啡,禁舌舔患处;可用维生素E胶丸中的油脂涂抹,口服维生素B2或维生素C,每日三次。
78、服用天麻有讲究。天麻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耳源性眩晕和痰浊中阻所致的头痛、眩晕有独特疗效,但因气血两虚,如贫血等引起头痛、眩晕者则不宜。
79、肝功能不好,慎吃狗肉、羊肉火锅!狗肉、羊肉甘温而大热,加之两者又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等,食用后若不能完全被肝脏分解,会加重病情。
80、中风,大约在冬季。中风是中老年人冬季多发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注意保暖、保持心理平衡,忌糖、控盐、限酒。一旦出现头痛眼花、舌根不灵、频打哈欠、手脚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1、简单双手扫耳法,齐齐养生又延年。方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长期坚持,能强肾健身。
82、冬季滥用滴鼻药有窒息危险。冬季鼻敏感最容易发作,且往往不能根治。如滥用各种滴鼻药,可导致鼻粘膜加剧肿胀,呼吸受阻塞,进而出现窒息危险。
83、药酒久泡恐成“毒酒”。药酒泡制时间过久,药性、药力发生变化后可能会变成毒性。即使是同一类人饮用相同药酒,也需要根据泡制时间长短控制摄入量。
84、预防脑梗塞,哪些人尤需注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容易引发脑梗塞,医院做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量;做好个人保暖防护,减少剧烈活动;早上起床要缓,不宜醒后立即下床。(12.1)
85、闲时搓拍背,有助防感冒。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养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辅助治疗效果。
86、桔子红时,食用须知:桔子不宜与萝卜同食,易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桔子与牛奶不宜同食,容易影响消化吸收;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吃桔子,对胃不利。
87、干吞药物有何危险?一、药物易卡在食道中,刺激食道粘膜,引起食道炎、食道溃疡等;二没有足够的水来溶解药物,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88、冬季手脚冰凉,多喝喝补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可促进全身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
89、上班族烦躁,办公桌上放面镜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照镜子可培养人的自信心,办公桌上放面镜子,当工作中出现困难或心情不好时照一照,可以减效。
90、常用生姜水泡脚有助减“压”。入冬之后,血压容易升高,在热姜水里把双脚泡上15分钟左右,不仅能驱寒,还有助于血液循环,利于血压控制。
91、吃狗肉后忌立即喝茶。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质,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引起便干便秘。
92、羊肉味鲜好处多,并非人人皆适宜。羊肉属大热之品,凡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压、急性肠胃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也不宜食用。
93、肩周炎用姜葱泥自疗。老生姜、葱头各克,捣烂如泥,用文火炒热后加白酒再炒片刻。睡前趁热敷在疼痛处,再用毛巾包紧,第二天早上取下。
94、天冷吹暖风,不利健康催人老。长时间直接对着暖风机吹暖风,会使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皮肤失水干燥,加速容颜衰老。
95、冬季围巾要常洗。围巾常露在外面会沾染很多灰尘、细菌,而耳鼻口与它离得很近,容易受到灰尘、细菌的侵袭而影响呼吸道健康,宜间隔一周洗一次。
96、预防糖尿病,从“点”做起。多学点:对糖尿病预防措施知识多懂一点;少吃点:避免大吃大喝;勤动点:经常锻炼可避免肥胖;放松点:开朗、豁达、轻心理压力和烦躁情绪。乐观和劳逸结合,有助于调整内分泌平衡,减少糖尿病的发生。(12.31)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白癜风那儿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cqkpg.com/wazz/11694.html